尿道肉阜

尿道肉阜

概述:尿道肉阜是女性常见的尿道疾病,主要表现为尿道口的良性息肉样肿物。又称尿道肉芽肿或血管性息肉。其发生可能与外阴部慢性炎症或慢性刺激、雌激素水平严重降低、局部黏膜下静脉曲张以及尿道黏膜脱垂外翻等因素有关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本病是女性常见尿道疾病之一,多发生于40~60岁,有多胎史的绝经期妇女。新加坡一项研究表明,女性绝经期后出血(postmenopausal bleeding,PMB)中有2.5%由尿道肉阜所致。

病因

病因: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清楚阐明。由于其多发于绝经后女性,故一般认为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。有报道指出雌激素不足导致的尿道脱垂可能是演化为尿道肉阜的第1步。局部的慢性炎性刺激亦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外翻、尿道口周围上皮细胞增生、炎性细胞浸润及小静脉曲张等从而形成肉赘样病变。尿道肉阜可能还与滴虫病、结核、肠异位、尿道处女膜融合有关,但是相关研究很少。尿道肉阜在绝经前及青春期女性中很少见,但也曾有2岁幼女即发生尿道肉阜的报道。另外,国内外均有男性尿道肉阜的个案报道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尿道肉阜通常很小,但也可达1~2cm。多见于尿道口后唇约6点处,尿道口其他部位少见,极少数可发生于尿道内。多数基底较宽,有的带蒂。镜下观察尿道肉阜看上去像是被鳞状或移行上皮覆盖的肉芽组织床,可见大量扩张的毛细血管及纤维。上皮组织的包绕可形成乳头状结构,炎症性浸润很常见。根据其炎性细胞浸润、纤维化及静脉曲张的不同程度,可分为3种类型:即乳头状瘤型、血管瘤型及肉芽肿型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
    1.尿道口疼痛  可出现烧灼样痛,在排尿、活动、衣裤摩擦、性交时疼痛加重。有时可引起尿频和排尿分散。
    2.接触性出血  接触、摩擦损伤后易出血,但很少发生大量出血。
    3.体格检查  可见尿道外口后壁上有暗红色或鲜红色的脆性肿瘤样组织,表面光滑,触之柔软而疼痛,易出血。一般0.5~1.0 cm,带蒂或基底部较宽,有的呈环状围绕尿道口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目前暂无相关资料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目前暂无相关资料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病理检查见扩张的毛细血管、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。

诊断

诊断: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本病诊断多不困难。如肉阜表面有破溃、感染,体积增大时,易与以下疾病混淆。
    1.尿道息肉  为发生于尿道的一种良性肿瘤。息肉蒂细长,可脱出于尿道口外,呈鲜红色且与尿道深部相连。病理检查呈息肉样改变,表面为移行上皮,内含纤维血管组织。
    2.尿道黏膜脱垂  表现为尿道口紫红色肿块,呈环形围绕尿道口。肿块质软、表面光滑、不伴有疼痛或触痛、易于出血。肿块中央有腔隙,可顺利插入导尿管。
    3.尿道癌  表现为尿道口处肿块,表面可出现溃疡,且伴血性或脓性分泌物。触之较硬,形态不规则,有触痛。可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征象。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。
    4.尿道旁腺炎  为女性尿道口两侧尿道黏膜下小腺体的非特异性感染,可形成尿道旁腺囊肿或脓肿。表现为尿道口肿痛,尿道口一旁或两旁可触及肿块伴压痛,有时可挤出脓性物或石灰质凝块。
    5.尿道外口尖锐湿疣  表现为尿道外口单个或多发红色菜花样肿物,表面凹凸不平,有糜烂和渗液,触之易出血,与尿道肉阜有相似之处。但本病为性传播性疾病,多有不洁性交史,同时,阴道、阴唇、肛门等部位也可见到相似病变。确诊还须行组织病理检查。

治疗

治疗:
    1.无症状者,不需治疗。有症状者可用雌激素软膏外用,效果良好。合并老年性阴道炎者,可用雌激素阴道栓,每晚1次,持续10~20天。以后每隔1~2周1次至完全治愈。
    2.长期不愈者,可电灼、冷冻、激光或手术切除。手术切除应包括基底并将切口缝合。针刺消融术:采用射频消融仪,将消融针刺入肉阜至基底部,刺入深度根据肉阜大小而定,一般为0.3~1.0cm,功率控制在6~15W范围,消融时间为10~30min。当苍白范围达全部肉阜时停止治疗。对于基底较广或肉阜环绕尿道者,可选择两点或多点进行消融,对延伸尿道内部的部分应充分暴露其底部,在直视下或在尿道镜下行针刺消融。有报道该治疗具有操作简便、安全有效、并发症少等优点,特别对基底较广及延伸到尿道内的肉阜治疗效果更好,否则需行近尿道口的尿道部分切除。

预后

预后:尿道肉阜经积极治疗可以治愈,但有可能复发,极少恶变。

预防

预防:目前暂无相关资料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